中国通讯巨头华为在近段时间又成为了各大舆论的头版头条。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北京时间5月21日在华为总部接受中国官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采访。任正非表示,美国的“90天临时执照”对我们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还说:“美国政客目前的做法低估了我们的力量,华为的5G是绝对不会受影响,在5G技术方面,别人两三年肯定追不上华为。我们也能做美国芯片一样的芯片,但不等于说我们就不买了。”
就在任正非接受访问的前两天(5月19日),路透社报道称,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已停止与华为的业务合作。除了开放源代码授权的服务以外,所有软硬件转移和技术服务都遭到终止。这意味着华为将失去对谷歌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更新的访问权限,使华为在中国境外的智能手机业务陷入困境。新版的安卓智能手机也将无法使用热门服务,包括Google Play商店,Gmail和YouTube应用程式。值得注意的是,直到目前为止,谷歌并未就此事做出过多的表态。
谷歌率先终止了与华为的业务合作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来中国国内舆论的关注。
中国官方社交媒体新华视点5月19日连发多篇批评美国文章,包括《逆流之举 损人害己》、《贸易战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导致两败俱伤》、《美国的脸说翻就翻,很不体面!》等。中共党媒《人民日报》5月19日也发文称,外国人能造,中国同样能造!不少网民更表示要“封杀苹果”。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官方媒体所“说”之话反而激起了部分舆论的反弹。很多中国自由派人士却斥责中国公司不争气,拿不出性能强如英特尔(Intel)、高通的芯片,也没有微软、谷歌那样的核心操作系统,华为还没有从2018年中兴的事“长教训”。
其实,中美之间的纠葛,与“长不长教训”并无关系。无论是中兴也好,华为也罢,并非是因为“没有发育完全就高调行事,才招来教训”,而是中国发展到一定水平,以至于其企业在部分领域对美国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造成了切实的挑战与威胁,所以才激发了美国的遏制与打压。
基于这样的形势,被恶意针对的中国本应在舆论之上占据优势,事实上在西方各大主流网站相关报道的留言区中,也确实呈现出“质疑美国,为中国说话”的舆论环境。但中国官媒的宣传相较之下就做得颇为笨拙,似乎并未将这项优势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讲不好故事,说不好道理”。
从中国官媒以往的操作方式看,基本都是遵循着“谴责美方”、“贸易战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导致两败俱伤”的过时说法和空话,很少会披露一些独家“硬料”。这样的宣传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各类人群对信息获取的需求。
任正非并未对美国打压华为而担忧,反而对华为的5G技术十分自信
就目前来看,中国官媒应该要面向的是三类“听众”。
其一,普通中国民众。对于中国国内普通民众而言,中美摩擦和贸易战距离他们的生活似乎尚远,他们难以切身体会或了解中美之间发生的情况到底意味着什么。大部分人知晓的是,美国正在经济、科技上对中国进行全面施压。基于他们的认识,义愤填膺言辞是他们可以接受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的民众对中国充满着信心,中国官方媒体需要在宣传方式上把握好“度”,否则极易出现民粹情绪,甚至可能会出现被“民粹主义”绑架的情况。
其二,中国的知识分子、自由派人士以及中高收入人群。中国官媒如今采用的叙述方法和宣传手法完全没有得到该群体的认可。对于这一部分群体而言,他们所需要是中国官媒从一个冷静的视角去分析、说明目前中美之间的摩擦与形式到底如何,实事求是的、理性的分析才是说服和安抚他们的最好方式,而“愤怒地指责美国”只会适得其反,引起该部分群体的反感与不满。
其三,另一个中国官媒需要针对的对象,则是海外听众。就目前中国官方媒体宣传方式看,这一群体并不在中国官媒受众的名单之中,这是中国官媒的重要疏忽。
要知道,这是一场关乎全球的中美贸易战,这更将成为一场关乎全球命运的中美摩擦。当全世界都聚精会神地关注著两国的举动时,“中国声音”的缺失,只会令人们无法进一步对中国原本正当的诉求感同身受。
更有甚者,中国若不能很好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自有别有用心或没能真正理解中国立场的人,会为中国来“述说”。这也只会加深全球听众对中国的误解。
再者,中国的声音还能有效帮助中国渡过这场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当美国大选临近,中国倘若能实事求是地将贸易战对中美两国的实际损害传达给美国民众,让他们认识到真正的中国并非部分舆论中那样“邪恶而不公”,这或许能成为颇为重要的舆论导向因素。
中国需要更多地考虑到海外听众对中国官方声音的诉求,更应该考虑如何利用舆论手段让世界理解中国。要知道,信息战场将愈发重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这份工”已经不能为你赢来应得的报酬,如何让人们认识到你的价值,认识到你的诉求,这种宣传手段将变得愈发重要。 …转自多维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