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无人机让中国跻身世界少数拥有无人作战飞机的国家。
北京即将举行建政7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大阅兵”。按照事先公布的内容,这可能将成为习近平时代急剧象征意义的一幕,多维新闻已在此前的文章中阐述其关键意义。
而支撑这些象征意义的是中国政府将在“内忧外患”之下展示自己的看家尖兵利器,以建构全国的凝聚力和对外强大形象。在这其中,象征未来战争形式演进方向的无人作战飞行器(即无人机)尤为值得关注。
无侦-8:高超音速侦察利器?
在此次大阅兵前夕,有消息确认中国在超高音速领域的利器无侦-8将现身。目前,外界对于这一无人机型的认知相当有限,仅判断其应为一款性能指标可能瞄准美国SR-71(黑鸟)的高空战略侦察机。
但SR-71“黑鸟”是1960年代美国为了弥补U-2高空侦察机的机动性能不足问题所研发的一种3马赫有人侦察机。它虽然拥有世界上有人驾驶飞机的最高速度记录(3.3马赫)以及最高飞行高程记录(除米格-25一度打破这一记录),可以在高达80,000米空中,以每小时100,000平方英里(约每秒72平方公里)的效率扫视地表,但是并未达到5马赫以上的超高音速标准。
人们一般按照飞行速度将飞行器分为亚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5马赫以上)。此前,外界已经曝光了当下包括中国在内各国在高超音速领域的拓展,比如美国的无人航天飞机X-37B,中国2014年初曝光WU-14高超音速飞行器,以及隶属于中国“863计划”的小型无人航天飞机“神龙”。
而无侦-8是否具有高超音速性能呢?它最早见诸证实是在2015年,彼时中国航空新闻网9月18日报道称,“中国某试飞试验基地,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某型机交付试飞中心后的首次试验飞行拉开序幕。伴随着飞机的滑跑,起飞,离地,渐行渐远消失在天际……这是某型机转入试飞中心后的首次飞行,该型飞机任务剖面特殊、飞行方式独特,飞行速度和高度更是远超试飞中心成立以来所有其他试飞机型,其试飞任务难度大,准备时间短,承担该型机试飞任务的项目团队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当时,中国大陆媒体判断其为高超音速无人机。媒体引述中国军事专家、远望智库研究员张文昌介绍说,世界上开展高超音速飞机研究的国家虽然很多,但真正取得重大进展、制造出验证机的只有美国。然而,尽管外界相继披露该型无人机的更多细节,比如采用大角度后掠的三角翼,表明其考虑了高速飞行性能,但是对于其发动机类型以及可以提供的推力是否能够支撑5倍以上音速一直存在分歧。
高超音速无人侦察机被认为将未来极大程度上改变战场形式。曾在阿富汗战场的美军服役的RQ-170侦查机(即“坎大哈野兽”)主要用于对特定目标进行侦查和监视的隐形无人机,尽管具有隐身性能,但是除不具有防空导弹等武器的阿富汗战场外,它很难在拥有俄罗斯军方反无人机技术支援下和中国防空武器上执行任务。于是,集隐身、高超音速和高空侦察能力于一身,可轻易躲避大部分的防空导弹和拦截机的SR-72才对美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中国来说,无人侦察机方面的确已经拥有了彩虹系列、中国版“全球鹰”BZK-005,但是在现代战场环境下,解放军仍然缺乏一型得心应手的高超音速无人侦察机,以保证其机能通过良好性能躲避大部分防空武器和电磁干扰,又能够对战场环境进行扫描拍照看,无侦-8会是这一选项吗?
“利剑”挑战无人作战飞机一线梯队
相较于“无武装”的侦察机,目前在无人作战飞行器领域的竞争更为激烈。据称,此次中共建政70年国庆大阅兵,北京将向世界展示2019年4月份证实完成军品设计定型的无人“利剑”无人机。
根据公开资料,利剑无人作战飞机由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生产,使用中国国产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最大载重可达10吨;采用飞翼布局及隐身低流损蛇形进气道,且具有隐身性能。在打击能力方面,2017年12月份公布一种试验机模型显示,其下方有两个弹舱,一边挂载了4枚小型卫星引导炸弹另一边是一枚大型卫星引导滑翔炸弹。这使得它具有常规的空中侦察、战场监视、定点清除能力,同时可以压制敌方防空系统、对地攻击。
2013年11月21日13时许,利剑无人作战攻击机在中国西南某试飞中心成功完成首飞。这被认为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英国之后第四个成功完成专用无人作战飞机首飞的国家。当下,美国的X-47B、俄罗斯的S-70猎人、法国主导的“神经元”都在加速测试布局。从技术参数上,利剑无人机已经十分接近,比如体型尺寸、载重量和航程等(具体参见图表)。但是,相较而言,利剑无人机的进展已经具备了领先优势。
无人作战飞机主要参数对比。
总之,军用无人机萌芽于两次世界大战,而在战后因为美军迫于经费压力和人员伤亡压力而不断推进无人机的发展并将其用于实战,从而实现了今天在无人机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美国军方认为,未来各种用途的军用无人机大批量使用将改变未来战争的形式,近年发布了《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7-2042)》和《无人机系统标准化路线图(1.0版)》。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包括欧洲传统军事强国、俄罗斯和新兴国家意识到未来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和潜在军事工业规模,纷纷发展本国的军用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如今,全球军用无人机形成谱系相当宽泛、用途极为广泛的体系。根据一份全球预测,2023年全球军用无人机花费将达到116亿美元。 …转自多维新闻网